2009年11月17日下午,“2009湖南現代遠程教育論壇”在省電大隆重舉行。論壇的主題是“發展遠程開放教育,推進湖南終身教育體系與學習型社會建設”。省教育廳副廳長王鍵,省委組織部副巡視員、遠教辦副主任魏忠勝,湖南電大全體校領導,各電大分校的黨委書記、校長,省遠研會常務理事,全省電大優秀教師代表,論壇優秀論文作者以及省電大各系部負責人、教師共300多人參加了會議。
論壇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由湖南電大校長杜純梓主持,黨委書記陳建民致辭,王鍵、魏忠勝講話并作專題報告。
陳建民書記在致辭中指出:今年是鄧小平同志批準創辦廣播電視大學暨湖南電大建校30周年,我們舉行遠程教育論壇,以此表達對小平同志的崇敬和懷念,表達當代電大人的歷史責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人類社會步入知識經濟時代以后,教育與學習已經成為了人們的畢生需求。“讓學習伴隨一生”已經成為了人們基本的生活和生產方式。與此同時,傳統意義上的學校教育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終身受教、學有所教、有教無類的迫切需求。現代遠程教育就是依據人們多元化的學習需要,依托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教育形式,它打破了時間、空間、地域和對象的局限,直接有效地面向社會全體成員,實施零距離、開放式、自主式、個性化的教育,成為了人們離開學校教育以后,最主要的學習園地。廣播電視大學從一開始就是采用的遠程教育方式,建校30年來,已經形成了天網、地網、人網,“三網合一”的獨特優勢和豐富的教學資源,無可爭議地成為了當代中國現代遠程教育的主力軍。黨的十七大提出,“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這既是進一步提高全民綜合素質的重要舉措,又對遠程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湖南省委、省政府多次強調,要在構建全省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中充分發揮電大的獨特作用,使之成為全民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的重要支撐,這是對全省電大系統的殷切期望和巨大的鼓勵。論壇是基于為全民終身教育服務和學習型社會建設提出來的,以論壇為平臺,進一步探討推進現代遠程教育科學發展的良策。相信,在各位領導和眾多專家的親自指導下,論壇一定會為我校的遠教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導,一定會取得圓滿成功。
王鍵同志在講話中對電大創辦三十年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電大辦遠程教育優勢明顯,建成并完善了技術的網絡與組織結構網絡,為湖南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有用人才,為實現湖南高等教育大眾化作出了貢獻。當初小平同志在國家經濟落后、人們生活水平不高、擁有電視機的家庭不多的歷史條件下,作出創建電大,大力發展廣播電視教育的決策,確屬高瞻遠矚。他在回溯電大從第二代遠程教育到第三代遠程教育的發展進程中,指出以計算機網絡為主的現代信息技術進步為遠程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先進的技術基礎,使得現代遠程教育彌補了廣播電視教育師生之間缺少及時互動的缺陷,集聚優質資源,教學相長,從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終身教育與全民學習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重要走向,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對終身教育體系與學習型社會建設意義重大,如何使教育面向全社會,如何使我們的學習無所不能,如何使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在一生中的任何時間、任何階段、不同場所進行學習,以適應社會不斷發展進步和自身發展的要求,廣播電視大學在其中擔當著重要使命。希望電大在今后一段時期,進一步加強系統的信息化建設和教學資源建設,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努力探索終身教育的管理體制和終身學習模式,建設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開放大學。
魏忠勝同志對省委組織部開展的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作了專題介紹。湖南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經過試點探索、擴大試點、全面展開階段,取得的成效明顯,建立了全省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網絡與工作機制,培養了一大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提高了基層黨組織的執政能力,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改善。希望通過進一步的努力,促進農村信息化建設,搭建黨員干部與群眾之間的信息直通車,建立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促進新農村建設。
第二階段由副校長彭思毛主持,副校長周宇和長沙電大校長張國斌作專題報告,五位優秀論文作者宣讀論文。
周宇副校長在《電大服務于終身教育體系、學習型社會建設的幾點思考》專題報告中總結了外省開展終身教育的一些經驗,從政府層面主要是依托電大辦學系統,建立終身教育、學習型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從電大層面看,終身教育是一個新的發展方向,是電大教育未來的主陣地,決定電大未來的地位和發展,但同時終身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電大一家可以壟斷的,電大要主動出擊,搶占陣地。當前的主要任務一是掛牌(省市終身教育指導服務中心掛牌),二是開通(湖湘學習廣場網站開通),三是啟動(全面啟動社區教育示范項目的建設)。到2015年的具體目標任務是:構建各類教育相互溝通和銜接的終身教育體系;學習和創新成為人們的重要理念和普遍行為,基本形成人人、時時、處處學習的社會氛圍,半數以上人口把學習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每個市州建設一個以上示范性學習型縣市區,每個縣市區建設一批示范性社區。并強調終身教育體系與學習型社會建設是公益事業,要積極爭取政府支持,要學會向政府要“名”要“利”,借“名”生“利”。
張國斌同志專門介紹了長沙電大在開展社區教育方面的一些實際做法與體會。長沙電大通過調研收集外省市開展社區教育的資料,制訂了實施方案,并積極爭取政府主管部門與社區的支持,依靠社區、街道組織發動,啟動了三個社區的教育試點。他強調社區教育是一種政府行為,不能收費,不能贏利,要靠政府投入,電大在其間的作用應定位于提供資源和服務,關鍵是要提供大批量可供選擇、適應市民多樣化需求的課程。
圍繞“發展遠程開放教育,推進湖南終身教育體系與學習型社會建設”這一主題,五位優秀論文作者展開了研討。
萬金湖認為,社區教育的對象是全體社區成員,社區教育是全過程、全方位學習的教育,社區教育內容隨社區居民的要求而不斷變化發展。電大開展社區教育有利有弊,利是電大開放教育理念為其拓展社區教育奠定了觀念基礎,教育對象的開放、教學過程的開放及教學資源的開放為社區教育教學奠定了模式基礎,支持服務網絡系統為社區教育的發展奠定了服務基礎,開放教育的地方特色為社區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品牌基礎。不利是社區教育公益性強,有可能賠錢搞教學,基層電大參與積極性不高,社區教育管理人員、資金與經驗不足,師資力量缺乏。電大開展社區教育要了解社區居民的學習需求,選擇合適的項目作為突破口,建設社區教育專業網站,依靠當地政府部門,探索社區教育管理模式,加強社區管理隊伍建設,并以服務社區為價值導向,尋求社區教育微利發展之路。
賴宇庭以湘潭電大為個案,分析電大怎樣才能科學發展。認為電大要實現科學發展的目標,應解決好五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合理定位、明確目標是電大科學發展的思路問題;二是體制完善、機制創新是電大科學發展的動力問題;三是統籌兼顧、巧抓質量是電大科學發展的保障問題;四是科學謀劃、四個堅持是電大科學發展的出路問題;五是以教師為本、以學生為本是電大科學發展的核心問題。
梁勇認為縣級電大工作站面臨的發展問題是缺乏科學定位,辦學舉步維艱,師資隊伍建設和辦學條件與電大事業發展不相適應。建議優化縣級電大工作站發展環境,謀求內涵發展,開展縣級電大工作站評估,促進電大健康發展。
施靜軍認為新農村建設需要縣級電大,體現在新農村建設需要高素質的農民,農民有接受電大教育的文化基礎和迫切愿望,縣級電大是農民身邊的學校,有服務新農村建設的教學資源。提出縣級電大要積極服務新農村建設,把辦學重心轉到農村,加強對農村學習者的研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落實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重新規劃專業設置,配備涉農專業教師,尋求新的辦學模式,開辟多種辦學途徑。
吳鵑認為電大遠程開放教育彰顯了終身教育的功能,包括教育對象的全民性、教育時空的開放性、教育資源的共享性、學習形式的個別化和個性化、學習方式的靈活多樣性、投入產出的高效性。電大遠程開放教育詮釋了終身教育的理念,辦學自始至終貫穿著終身教育的理念。并且電大的系統建設優勢夯實了終身教育建構的根基,教學資源及網絡建設優勢搭建了終身教育的平臺,電大長期辦學的經驗實踐著終身教育的理念,用電大遠程教育的系統優勢構筑我國終身教育體系結構的時代已經到來。
會議還對湘潭電大等6個科研管理先進集體和錢煥新等30名優秀科研工作者進行了表彰。
(科研處)
地址:婁底市婁星區長寧街198號
招生電話: 0738-8223187
辦公室電話:0738-8312699
郵編:4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