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學習型城市建設是推動學習型社會建設的主要模式。而學習型家庭則是學習型城市建設的基石。學習型家庭建設,關系到家庭在未來社會中的生存質量和生活品味。南京的學習型家庭建設在學習型城市建設中是個亮點,亮點源于有特點。
一、始終按照學習型家庭的核心理念進行創建。南京市大力宣傳學習型組織的三句話本質:學習力是競爭力的根源;強調活出生命意義;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變革和創新。(一)沒有把學習型家庭看作簡單的讀報看書式的家庭學習(沒有要求多少藏書、訂閱多少報刊、有無電腦等),而是強調學習與生活不可分離,學習滲透到人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它是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常規部分,而不是加上去的額外事情。(二)沒有把學習型家庭理解為發生在家庭環境中的學習,而是強調學習的終身性、開放性、多樣性。任何人都是學習對象,任何時間都是學習時間,任何場所都是學習場所(現在一家三代、一家三口到市民學堂學習的很多)。(三)明確學習型家庭建設的目標,一是提高家庭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如家庭成員下崗后的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通過學習改變命運),二是提高生活質量(要在快樂學習中創造高質量的生活,有的家庭富裕但不和諧幸福)。
二、充分發揮各級婦聯組織在創建中的主導作用。南京市的學習型家庭建設由市婦聯牽頭開展,在創建中各級婦聯組織是學習型家庭的真心實踐者,充分發揮了婦聯組織廣泛聯系群眾、善于組織發動的優勢。四年來,這一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特點鮮明。尤其是為引導人們自主學習、快樂學習,開展的快樂20分鐘學習活動,既體現了共享、互動、溝通的要求,又用文藝形式宣傳推廣了快樂學習的理念,讓人們在笑聲中感到:原來學習可以這樣進行,學習可以變得不再枯燥乏味。春節和學習節期間,各級婦聯組織開展的學習型家庭展才藝活動、學習型家庭評比表彰活動等,都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學習型家庭征文活動,發表的征文層次高,版面大,持續時間長,比較好地詮釋了學習型家庭的核心理念。兄弟城市來南京了解學習型城市建設情況,我們常常請市婦聯來介紹開展學習型家庭建設的做法。
三、立足創新推進學習型家庭建設的多樣化發展。建設學習型家庭的理論依據是什么?許多人認為,彼得圣吉“五項修練”的理論是學習型組織的經典性、基礎性理論。確實這一理論的影響不可小看。但它不是唯一的學習型組織理論,也不是最前沿的理論。彼得圣吉也不贊同把自己的理論當作圣經,他認為,無論運用什么樣的理論,都可以建設學習型組織。在學習型家庭建設中,南京市沒有照抄照搬一種理論或模式,而是把洋理論與中國的國情和自己的實際結合起來,做到既跟蹤前沿,與時俱進,又富有創造,善于結合,形成創建多樣化的格局。市婦聯也沒有把原來的一些工作推倒重來,而是善于將過去行之有效的傳統做法與學習型家庭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形成自己的特點。如學習型家庭建設與原有的五好家庭、文明家庭建設有機結合,去年表彰了97戶學習型家庭;我市建立的學習型家庭評估體系,沒有照搬歐盟(歐盟的評估指標偏重于定性分析,我們把定性與定量結合起來),一開始就提出:學習型家庭的考核評估,要與正在開展的一些評選活動結合起來,重點看家庭成員全員學習狀況和家庭生活方式。
我們感到,創建學習型家庭,精神狀態非常重要。在創建心態上,急不得(創建過程是家庭文化重塑過程,是家庭成員心靈的變革,不能急于求成,不是搞幾個活動就能解決的);等不得(每走一步,都要等專家拿方案、等上級來布置,不行。上級布置的、專家指點的,只是一般的原則,共性的方案,最有效的創建思路和方案,還得靠自己,因為最了解自己情況的是我們自己。創建學習型家庭需要創造性精神);慢不得(在新一輪以學習力為支撐的學習速度的競爭中,學習型家庭建設是婦聯提升工作水平的一種戰略選擇,也是很多家庭的一種明智選擇。如果步伐慢了,就會很被動)。 南京市學習型家庭建設的過程,也是努力推進學習型組織理論中國化、本土化的過程。下一步,深化學習型家庭建設,難點主要是:
1、不重視。有許多人、許多家庭不以為然。能否推進學習型家庭建設,關鍵在于全社會重視、家庭成員必須真心向往。近幾年南京的學習型城市建設確實推動了市民學習和家庭學習,尤其是今年開辦市民學堂以來,終身學習的范圍更濃了,大約有200個市民是每場必到的。市區機關也有不少干部經常去學堂聽課。但仍有許多人沒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到學堂聽課的中老年人多于年輕人。其實,最需要終身學習的,是年輕人。
2、無定勢。學習型家庭建設無定勢既是好事(新生事物,鼓勵創新),也有麻煩(理論不成熟、實踐不充分、思路不系統,評估標準不權威)。學習型家庭建設如何深化,其實就是這一工作如何保鮮的問題。從實踐看,開展這一工作,幾年堅持下來,新的學習理念開始形成,家庭學習氛圍濃了,學習習慣形成了,家庭成員的溝通順暢了,是有成效的。現在的關鍵是如何繼續往前走,克服畏難情緒和疲憊心態,保持開始的那股新鮮勁頭。
地址:婁底市婁星區長寧街198號
招生電話: 0738-8223187
辦公室電話:0738-8312699
郵編:4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