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電大工作站、校本部:
根據《關于開展2013年教學督查的通知》(婁電大字〔2013〕15號)的部署,婁底廣播電視大學于2013年4月至6月組織開展了開放教育教學督查工作。督查按照自查、調研核查、總結反饋和布置整改等環節進行。
現綜合各工作站自檢報告、婁底電大實地調研和平時督查的數據,將2013年婁底電大開放教育教學督查情況通報如下:
一、組織實施
(一)方案制定
婁底電大通過對開放教育教學現狀及相關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結合以往教學檢查(含網上教學檢查)中反映的問題,確定本次教學檢查的內容主要是師資配備、面授輔導課的落實、實踐教學的落實、形成性考核的組織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并制定了教學督查工作實施方案。2013年3月20日,婁底電大印發了《《關于開展2013年教學督查的通知》(婁電大字〔2013〕15號),并跟各工作站主管教學的校領導進行了溝通。
(二)各電大工作站和校本部的自查
按照通知要求,各電大工作站和校本部都要按照檢查內容要求組織開展自檢工作。其中,自檢工作開展較好并提交了自查報告的工作站是:新化電大和冷水江電大。
(三)婁底電大的實地調研與督查
婁底電大分兩組于2013年4月25日-26日對雙峰電大、冷水江電大和新化電大進行了督查,4月28日對漣源電大進行教學督查,4月至6月對校本部進行了教學督查。
參加教學督查的兩個工作組在教學督查完成后召開了碰頭會,就督查情況進行了小結。
二、教學督查情況
(一)取得的成績
各教學點在制度建設、加強教學組織、進一步落實教學過程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進展。
1、抓規范管理,保證教學工作有章可循
各工作站都有一支與開放教育相適應的的教學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隊伍,并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學管理制度來保證開放教育教學及教學管理工作的實施,對教學組織的的各個環節都有明確的要求和規定,保證教學管理的各項工作都有章可循。
校本部的開放教育學院自成立以來,先后制定了《婁底廣播電視大學管理教師條例》、《課程輔導教師管理規定》、《網上教學管理規定》、《關于進一步加強開放教育教學工作的意見》、《網上形考工作考核意見》、《教學酬金核算辦法》、《開放教育責任教師管理辦法》、《面授課值班教師職責》等,這些制度和措施規范了輔導教師的教學任務和要求。
冷水江電大制定了《冷水江電大開放教育教學工作管理制度》、《冷水江電大教學管理人員工作職責》、《冷水江電大課程輔導教師工作職責》等。通過規范管理,冷水江電大的教學工作形成了“十認真”的良好局面,即認真備課、認真面授輔導、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考試、認真自學、認真做好學習筆記、認真上網瀏覽、認真完成課程實踐、認真參加小組活動。
新化電大制定了教學管理人員工作職責、班主任崗位職責、教學輔導員工作職責等制度。漣源電大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一村一大實行鄉鎮組織干事帶隊組織學習并隨堂聽課的制度,來保證一村一大學生的學習質量。雙峰電大也制訂了一系列相關的制度,如面授紀律、形考工作要求、畢業論文指導要求等一系列的制度來保證開放教育各環節的落實。
校本部和各工作站所建立的各項制度,對教學計劃的執行、面授輔導的組織、網上教學的實施、學生形成性考核等教學環節作出了非常具體的規定,對課程輔導教師、管理教師、教學管理人員的職責作出了明確的規范要求,保證了教學工作的有序、有效進行。
2、抓教學環節落實,保證教學組織井然有序
(1)建立較為靈活的教學組織形式
校本部和各工作站都針對開放教育學員的特點,建立了較為靈活的教學組織形式。開放教育學員多是在職人員,文化基礎、學習條件、學習動機不盡相同。根據這些情況,校本部和各工作站都建立了較為靈活的教學組織形式。校本部根據學員特點和開放教育特點,采取了雙休日面授輔導、集中面授輔導、個別輔導、專業導學、網上教學五種教學輔導形式。不同的輔導形式,老師們可以靈活組織教學,靈活設計教學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各工作站也采取了雙休日或小長假集中面試、考前集中面授、看音像教材和上網學習相結合的教學組織形式。學員在自學的基礎上既可以參加必要的面授輔導,直接參加教師指導下的教學活動,又可以收聽收看音像課,在網上進行學習。
(2)重視教學各個環節的落實
開放教育的教學過程是由一系列教學環節組成的。電大遠程開放教育的教學環節包括制訂教學計劃、自學、面授輔導、網上學習答疑、形成性考核作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等。校本部和各教學工作站都在期初制定了實施性教學執行計劃、課程教學執行方案、面授輔導方案、網上教學活動方案、入學教育實施方案,實踐性教學實施方案,保證了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在期末,都有各項工作的總結。在教學各個環節的實施和管理中,校本部和各工作站根據自己的特點,在遵循遠程教育規律的基礎上,發揮自身優勢,科學組織教學活動,落實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根據學生的需要安排面授輔導課程,抓面授課的質量和學生參加面授課的到課率;對學生的網上形成性考核管理也越來越規范,學生網上形成性考核的及格率逐年提高;對網上教學和實踐性教學環節的管理也進一步加強,從抓規章制度的落實來保證教學過程的落實。
校本部通過健全制度、明確安排、強化督導、加強監控來保證各個教學環節的落實。除了在每學期初堅持科學計劃、明確安排外,更是通過強化督導,來加強加強教學過程的監控。為保證教學各個環節的落實,校本部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第一是加強面授課的檢查督導,由開放教育學院和督導室進行雙重檢查和督導。除開院的自我檢查外,學校督導室對面授進行了全面督查,堅持對各專業學生的面授到課情況進行檢查與登記,并對登記結果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從中了解學生對學校的要求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各課程的詳細到課率都在督導報告中體現。第二是加強網上教學監控。為加強網上教學的檢查,開院教學部門有專人進行網上教學管理,學校督導室也對網上教學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督查,并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找出問題,提出解決思路。所有教師完成網上教學的具體情況在督導報告的附件中得到詳細的反映。第三是通過有效配置師資,滿足教學需要。校本部現有專職教師35人,其中研究生學歷7人,本科學歷27人,高級職稱14人,中級職稱5人。兼職教師26人,其中研究生學歷3人,本科學歷23人,高級職稱6人,其余為中級職稱。師資配備比較合理,師資總體水平有較大提高,本科學歷達98%以上。這些教師配置,較好地滿足了校本部的教學需要。
冷水江電大落實教學組織與管理過程的措施較為突出,主要是通過四個方面的努力來面抓教學過程的落實:第一是是嚴格執行教學計劃,科學安排教學進度,減少工作盲目性。第二是是嚴格選配課程輔導教師。冷水江電大按照“學歷合格、專業對口、經驗豐富“的原則,選配40名教師擔任開放教育教學工作,還聘請了9名校外有關單位及職校的業務骨干擔任輔導教師,對他們進行培訓,使他們具備從事電大教學工作的素質。尤其是在農民大學生工程的教學上,冷水江電大在全市十六個鄉鎮的大學生村官中,選派了十七個輔導員,在農民大學生的面授中起組織、協調和督查作用,并同時起到兼職導師的作用,很好地保證了農民大學生工程的面授質量。第三是利用入學教育,讓學生樹立“四個觀念”,堅定學生學習信心,明確學習目標,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讓學員認識到電大的培訓目標、學習任務和學習形式、考試管理辦法,并樹立“四個觀念”(自主學習的觀念、利用多媒體學習的觀念、刻苦學習的觀念、提高實踐能力的觀念),堅定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第四是全面重視教學過程指導。首先是狠抓面授和輔導,提高面授到課率;其次是加強對學生網上學習的指導和監控,隨時監控學員網上學習情況,并建立qq群,按專業和班級分好課外學習小組,多向指導,及時統計和公布網上行為數據;再就是通過加強對輔導教師的考核,規范教學過程。冷水江電大注重檢查教師的教學準備,考核教師工作態度,以教師的教為抓手搞好面授教學支持服務,定期檢查各專業指導教師和課程輔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導學、輔導和督學情況,并是從作業布置批改、成績評定情況、學生期末考試及格率以及學生反映等方面對教師進行考核;最后是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冷水江電大不僅僅是有制度,而且是嚴格按照制度來執行,對學員的學習過程進行組織嚴格的考核。并將班主任的津貼和學生學習的任務完成情況掛鉤,每月都有考核重點,學生的面授到課率、網上學習情況、形考作業情況是學期中間三個月對班主任的考核重點。
漣源電大為了加強教學環節的落實和管理,采取了以下幾個措施:一是建立了“導學員制”,加強管理。每個學員都有一個管理教師、一個導師,共同負責每個學員自學、面授、網上形考、實踐性環節的落實。為加強管理,班主任對學員參加面授輔導實行學員簽到制、管理教師查名制、函授處抽查制,有效地提高了學員面授的到課率。漣源的一村一大學員較多,面授課的考核采取組織部門考核和漣源電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到課率,保證了教學效果。二是聘請講師團,提高面授課質量。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面授課的質量,漣源電大在全市聘請專業教師,建立了“講師團”,到目前為止,講師團已有教師18人。三是保持適度的規模,保證長效機制。為保證教學質量,漣源電大不盲目擴大招生規模,堅持在已有教學資源的基礎上量力而行。
雙峰電大在面授和實踐性教學環節上,也是嚴密組織,周密安排,尤其是一村一大教學環節的組織與落實上。一村一大每次面授之前,都先向縣委組織部門匯報,由組織部門發通知到鄉鎮黨委,通知學員參加面授,組織部門還會同電大一起對面授進行考核督查。雙峰電大是通過組織部門,依托行政力量,并通過強化內部管理和服務來保證一村一大教學環節的落實。雙峰電大還建立了學前教育、計算機信息管理、農村經濟管理、農村行政管理、畜牧獸醫學等專業的實踐基地,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新化電大為確保教學各個環節的落實,采取了三項措施:一是堅持用制度管人,強化了對全體教職員工工作效能的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確保管理環節的落實。二是建立了教學考評制度,對教師的備課、上課、輔導、實習指導、作業批改等各項教學活動,每月檢查一次,并進行登記備案,并將教學檢查工作作為教師考核和聘任的重要依據。三是對學員的面授輔導、上網學習、小組活動情況逐次登記,并將其作為平時成績考核的重要依據。
3、抓師資隊伍建設,促教學質量提升
校本部和各電大工作站通過制定相應的制度,采取引進、培訓等方式加強師資配備,取得一定成效。校本部和各電大工作站都通過加強業務培訓、開展教學科研來提高已有教師的教學能力。校本部通過引進研究生,來加強師資力量。漣源電大通過成立“講師團”來增強師資力量,冷水江電大通過整合需求專業在全市的師資,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雙峰電大和新化電大也通過加強教師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遠程教育技能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二)存在的問題
1、教學環節有待進一步落實
(1)形成性考核作業冊完成率低
形成性考核是落實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沒有網上形成性考核成績,就沒有終結性考試成績,因此,近兩年來,各工作站網上形成性考核工作已經日趨規范,學生的完成率和及格率也大大提高。但除網上形成性考核課程外,大部分的課程是要求完成形成性考核作業冊。根據督查情況,這部分的形成性考核作業冊完成的情況較差。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學生不重視形成性考核作業;二是學校對學生學習過程監督不力,未能與學生的形考成績掛鉤;三是管理教師形成性考核作業的管理不到位,未按照要求及時讓學生交作業。
(2)課程網上教學資源利用率低
雖然三級電大在線學習平臺課程的主頁有不少輔導學習資料, 但學生在網上真正瀏覽并學習的人數比例并不高。以分校電大在線為例,資源的點擊數較低,課程論壇組織的教學討論基本上成了教師的自彈自唱。具體原因有三:一是資源的整體設計不強。分校平臺上部分課程輔導教師上傳的的資源缺乏系統性,更有個別教師敷衍了事,只圖完成數量上的任務,教學資源的質量不高,資源針對性、適應性不強,實用性和實效性不高,沒有按照分校課程資源建設和網上教學的要求進行資源建設。二是學校對學生利用資源的引導不夠,對學生上網學習的過程沒有進行有效監控,上網學習的要求沒有得到落實。三是因學習動機和學習時間等原因,學生上網學習的熱情不夠。
(3)面授輔導課落實不到位
除一村一大各專業面授輔導教學落實較好外,開放教育其它專業的面授輔導課落實不到位現象比較普遍。主要表現在面授課的開出不足、學生到課率低等方面。一些教學點不重視面授輔導環節,壓縮、減少面授課時數;有的教學點因聘請面授輔導教師困難、考慮成本等原因沒有開出面授課,也未采取相應的措施。面授課學生到課率低也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教師的授課效果不佳,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部分教師上課總是不改老套路,沒有新意,還有個別教師甚至準備都不充分就上了講臺,沒有按照開放教育的要求和特點上面授輔導課。二是學生工學矛盾嚴重,無法參加面授課。三是很多學生僅為混文憑上電大、學習熱情差等。四是個別專業教學組織難度較大,如建筑施工專業,水利水電專業學生工作場所不穩定,流動性大,集中組織面授課困難較多。
(4)實踐性教學落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實踐性教學環節落實困難,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實踐基地的建設不足,由于教學點自身條件限制,沒有建立起適合專業實踐教學需要的實踐基地,建筑施工與管理。水利水電專業表現尤為突出。二是實踐教學指導教師缺乏,尤其是專業教師力量不足。有些教學點嚴重存在著校內教師指導任務過重或跨專業指導的情況,導致指導教師指導難,而外聘教師責任心及工作熱情不夠,指導不力。三是學生對實踐教學缺乏足夠重視,部分學生抱著敷衍了事的態度。以上原因導致了實踐性環節存在著以下問題:一是社會調查和實習報告的完成率較低,個別地方甚至該教學環節缺失;二是部分學生畢業論文抄襲現象嚴重,導致了指導教師不愿意指導論文尤其是本科各專業的論文,分校初審教師不愿意初審學生的論文,因為初審因抄襲不合格發回重寫的論文,再次交上來的仍是抄襲;三是部分教學點的指導教師對學生論文未按照電大學生畢業論文的要求進行審核和把關,加重了初審教師的負擔。
2、師資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校本部及工作站采取了諸如引進、培訓、進修等措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但隨著開設專業增加、招生人數的攀升,現有教師隊伍在數量、結構、素質方面與教學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專職教師相對缺乏,專業教師數量明顯不足,很多新開專業主要依靠外聘兼職教師授課,并且兼職教師隊伍不穩定,少數兼職教師對開放教育尚不了解,不能按照要求組織實施教學。
二○一三年六月二十六日
地址:婁底市婁星區長寧街198號
招生電話: 0738-8223187
辦公室電話:0738-8312699
郵編:4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