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1至23日,在黨委書記李學剛的率領下,我校一行7人,來到永州廣播電視大學,先后對校本部和寧遠縣教學點進行學習考察。我們采取聽匯報、看現場、集體座談和個別交流等方式,認真學習了永州電大的辦學經驗,親身感受了他們的教育教學管理環境和校園文化氛圍,發現有以下辦學經驗值得我校借鑒。
一、永州電大的基本情況與主要經驗
永州電大位于歷史文化名城永州,座落在零陵區黃泥塘路112號,前身為湖南電大零陵工作站,始建于1979年9月,1983年省政府湘政辦發[83]8號文件批準成立湖南廣播電視大學零陵分校,是直屬永州市政府的唯一一所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主要手段進行遠程教育的開放大學。校本部校園占地42畝,建筑面積1萬多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1千多萬元,教學樓、現代遠程教育中心大樓、學生宿舍等各類教學、生活設施齊全。為適應現代遠程教育教學需要,學校裝有兩套衛星地面接收裝置,1M和10M計算機網絡各1套,建有雙向視頻教室、多媒體電教室、語音室、電子閱覽室、會計模擬實驗室、模擬法庭以及各專業校外實習基地,為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學校內設機構有辦公室、教學科、教務科、行政科、招生推薦辦公室、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繼續教育部和網絡工程技術學校,在全市設有2個工作站和7個直屬教學點,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的辦學網絡。校本部現有教職工3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3人,均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其中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8名,講師等中級職稱的14人。此外,學校還建有一支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素質優良的外聘教師隊伍。學校根據廣播電視大學多渠道、多形式、多功能辦學的特點,已開辦大專普通班、大專成人班、成人中專班、長短期培訓、非學歷教育以及開放教育本、??瓢嗟?,三十多年來,共開辦專業60多個,招收各類學生3萬余人,畢業生遍及各行各業。
1、政府支持發展好
在新一任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永州電大進一步理順了與政府部門的關系,獲得了當地政府的強力支持。一是當地政府加大了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永州市教育局班子集體到永州電大現場調研,解決永州電大的實際問題,上級任命市教育局主管計財工作的副局長兼任永州電大黨委書記,指派主管職業成人教育的副局長作為電大工作的責任聯絡人。永州市教育強市文件第一次提出要把永州電大做大做強,以電大為主建立一個服務當地的終身教育體系,按人口基數人均1元的標準撥給社區教育經費,扎扎實實把終身教育開展起來。二是當地政府加大了經濟方面的支持力度。近兩年政府對電大的財力支持超過了400萬,比電大辦學前30年財政撥款的總和還要多。
2、內部協作配合好
永州電大還進一步理順了內部關系,上下一心謀發展。以擴大辦學規模、加強內涵建設為重點,校內各部門積極支持,密切配合,出臺了獎罰制度,采取了過硬措施,在開拓生源和強化服務兩方面不斷加大了力度,練好了內功,教育教學工作年年邁上新的臺階。
3、系統負責效益好
永州電大更進一步理順了與縣市教學點的關系,有效發揮了系統優勢,傾力投入,協同運作,充分利用和整合了各類教育資源,辦學向農村延伸、向社區延伸、向行業延伸,完善了學習支持服務,保證了教學質量,贏得了社會聲譽,系統辦學帶來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電大系統在管理上求嚴,教學上求新,質量上求穩,突出了人才培養目標的應用性,突出了教育教學服務的主動性,突出了教學方法的引導性與示范性,其中寧遠縣電大更成為全省電大的一面鮮艷的旗幟,一個嶄新的品牌。
二、寧遠電大的基本情況與主要經驗
寧遠電大與寧遠縣教師進修學校合署辦公,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是一所集大中專學歷教育、教師培訓、基礎教育和終身教育為一體的綜合型學校。是中央電大基層援助學校和省級示范性基層電大,教職員工36人,開放教育在籍生1500多人,辦學規模幾乎與永州電大校本部相當。該校堅持“五子工程”(即抓腦子、抓面子、抓路子、抓袋子、抓身子),按照“三洗”(即所謂洗臉、洗面、洗腿)要求,爭創“全國示范性電大”、“全省示范性培訓機構”和“全國示范性培訓機構”。
第一,辦學多條腿走路。
寧遠電大除以教師培訓和開放教育為主業外,還利用各種教育教學資源,開辦了幼兒園、小學教育、初中教育,打造了多層面、多渠道、多形式的辦學格局,社會反響很大,經濟效益很好,管理建立了良性循環機制,事業進入了良性發展軌道。
第二,招生一竿子到底。
寧遠電大把開放教育招生工作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抓,領導掛帥,全員參與,互相配合,協同推進。他們深入社區,深入農村,與學習者面對面接觸,宣傳現代開放教育理念、介紹自主學習方式和學校辦學特色。他們宣傳到位,服務育人得口碑;規范辦學,依托質量求生存;把握形勢,看準方向拓生源;凝聚人心,耕耘事業好收獲。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和飛速發展,寧遠電大的辦學規模、質量與效益走在全市、全省前列,成為全市電大、全省電大的一面旗幟。
第三,社區教育做排頭兵。
2009年9月,省電大準備成立終身教育辦公室,寧遠電大聞訊立即研究部署開拓社區教育工作,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匯報,爭取領導重視與支持,依托高校資源,搶抓發展機遇,當年11月率先在全省掛起了第一塊縣級終身教育學習基地的牌子“寧遠縣終身教育基地”,2010年8月更名為“寧遠縣社區學院”。
他們開展社區教育的經驗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爭取領導重視是舉辦社區教育的首因,得到政策支持是舉辦社區教育的外因,各種活動的積極開展是辦好社區教育的內因,共創雙贏是辦好社區教育的目標,增強信心、大力創新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社區教育在寧遠縣辦得紅紅火火,影響轟轟烈烈,深受廣大市民歡迎,為寧遠電大的發展搭建了良好的平臺,為寧遠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更大貢獻。
地址:婁底市婁星區長寧街198號
招生電話: 0738-8223187
辦公室電話:0738-8312699
郵編:4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