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村耕耘者 彭育晚
2018級婁底開放大學學員,1993年年底入伍,曾四次榮立三等功,2007年擔任油溪橋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到至今。
彭育晚自2007年擔任油溪橋村黨總支書記以來,致力于基層黨建、鄉村治理與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的探索與創新,其村級事務積分制管理、鄉風文明、兩山理論、鄉村治理、三個一批破解人荒難題等成功入選中國鄉村人才振興案例經典案例,是目前全國入選推廣典型案例最多的鄉村,特別是他創造的“積分制”寫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目前全國已有3萬多個村在運用;他所建設成的數字鄉村成功入選湖南省2022年唯一的數字村試點示范村。油溪橋村并為全國唯一的和美鄉村解讀案例村。所在村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美麗休閑鄉村、國家AAA級景區村、全國十大村振興示范村、湖南省鄉村振興十大典案例鄉村等國、省、市六十多項榮譽。
他在任期間多次參加高層論壇、連續三年參加湖南省一號文件的起草和湖南省十四五規劃,是中組部省委組織部選調的“如何當好村支書”專題授課師,在北京、深圳、省委黨校等高等院校授課120余場,撰寫基層工作體會550萬余字,接待省內外參觀考察團3600余次。先后獲得“中國好人”、“全國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全國十大愛故鄉年度人物”、“湖南省勞動模范”、“湖南省扶貧幫帶模范”、“全省百名最美扶貧人物”、“敬業奉獻道德模范”、“全省優秀政治工作者”、“全國旅游發展人物”、“改革創新先鋒”等榮譽。
2019級婁底開放大學學員,冷水江市芊炎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他創立的公司以“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已帶動5個鄉鎮、123戶260余人從事羊肚菌種植,盤活土地1300余畝,為參加種植的農民年增加收入2萬余元。
從2020年至今,他帶領團隊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先后獲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銀獎、獲第九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銅獎、獲第十屆“挑戰杯”湖南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省金獎。先后邀請了20多名專家,為農戶進行講座和培訓80期次,累計培訓600余人,免費發放了各類羊肚菌種植資料上千份。并下派技術指導人員30人次,為農戶提供了產前產中產后系列化服務,將農戶種植羊肚菌能力大幅提升。開展了8次的專項助農活動,累計發放菌種160萬元。
本人多次榮獲“優秀青年創業者”、“優秀共產黨員”、“創業標兵”等榮譽稱號,獲2022 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優秀大學生黨員”榮譽稱號,他的創業經歷也被評為第二屆“青春正當時 三湘追夢人”湖南省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優秀典型人物。
在基層綻放最美的芳華 譚艷琪
2018年秋季婁底開放大學學員,湖南省漣源市政協委員,2019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基層政協委員,多年深耕政協提案,被立案取得顯著成果,獲得多個優秀政協委員獎,市優秀青年志愿者。
2014年,當選玉峰村定補干部,成為扶貧干部后,幾乎每天都挨家挨戶上門走訪貧困戶,2016年,成為漣源市政協委員。利用政協平臺優勢,她帶領新玉峰村的貧困留守婦女參加家政月嫂培訓班,拿到全國通用的育嬰員證書。
新玉峰村共有葡萄3000余畝,是當地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之一。從2016年起,譚艷琦堅持每年在漣源市兩會期間提交提案,建言葡萄產業發展。通過持續鼓與呼,漣源市三甲葡萄協會成立。
她關注基層民生多年,對于民生問題有著自己的經歷與看法。身體力行,在基層工作中摸索總結,提出《關于小流域污水處理》提案,為漣源市爭取4800萬元,污水得到非常有效的治理;整理出《制定村級基層干部對規章制度與提升福利待遇建議》,以提案的方式為全國所有“村干部”爭取更好的勞務保障和工資待遇,讓基層能留得住人才,讓村干部們能“擼起袖子加油干”,不再有后顧之憂;還提出《關于公安系統全民檔案完善建議》,進一步完善全民檔案管理,讓所有的弱勢群體就算走失了,也能在第一時間送回,能夠得到及時的照顧和照看。真正做到了心系民生,關注基層,為家鄉建設和地方建設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2019年秋季婁底開放大學學員,他帶領建檔立卡貧困戶和熱心鄉村建設的事業村民,組建了新化縣廖家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荒山荒地與旱土水田1000余畝,種植桑葚、櫻桃、奈李、葡萄等優質特色水果,成功引導2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直接幫扶、發展產業、勞務務工和土地流轉等多種方式實現了脫貧致富,并且讓50余位村民年創收5000元以上。
2019年被新化縣縣委、縣人民政府評為第四屆“十佳美麗鄉村建設青年帶頭人”,2020年合作社被省農業農村廳、省扶貧開發辦公室評為“省級產業扶貧合作社”和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評為湖南省“千企幫村萬社聯戶”產業扶貧、突出貢獻合作社。2021年被市農業農村局評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22年被湖南省國家開放大學評為湖南農民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實踐基地。
情懷似火 耕耘不休 賀第谷
2019級婁底開放大學學員,成立了婁底市春秋高科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該公司以雙江鄉自然風光景色區為核心區域,向婁底市輻射,以水稻種植為拳頭產品,通過農業專業合作社為紐帶,帶領周邊農戶2280戶,以訂單式農業種植為利益聯合機制,讓每戶農民每年平均增收3000元以上。2019年,春秋高科建成 5000 噸大米生產加工線生產車間;建成春秋高科種植園,種植800畝果蔬菜;流轉土地 2800 余畝種植特色水稻。2020年,3.5 萬噸大米全自動化生產線改造完成基礎工程建設。與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共同開展的“標準化生產優質稻及加工關鍵技術研究”科技項目申請國家重點科技研究項目。2020 年 8 月,春秋高科在湖南省股權交易中心成功掛牌。
2019年,春秋高科被評為婁底市“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婁星區“最美農業企業”,并榮獲湖南省2015-2019年度全省農業豐收獎。2020年,被評為“婁星區食品安全示范基地”“婁底市就業扶貧愛心企業”、“湖南省省級種糧大戶”。 賀第谷本人也被評為 2019 年度雙江鄉“最美致富帶頭人”和 2020年度“婁底市勞動模范”。
振興鄉村勇擔當 聶理華
2017年秋季婁底開放大學學員,同年她毅然放棄在外創辦的企業,回到家鄉漣源市石馬山鎮川門村,挑起川門村黨支部書記的重擔;
2021年2月,她高票當選為漣源市湖泉鎮川門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近年來,她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堅守初心使命,任勞任怨,扎實苦干,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團結村支兩委一班人,帶領全村人民頑強拼搏,將一個瀕臨癱瘓的川門“起死回生”,短短三年,川門村從原來的落后村一躍成為先進村,先后榮獲婁底市同心美麗鄉村、衛生村,漣源市文明村、衛生村等榮譽稱號。
她本人也先后獲得漣源市“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范”、“三八紅旗手”,“婁底好人”等榮譽稱號;當選為漣源市人大常委、婦聯執委,湖南省黨代表,其優秀事跡先后在婁底電視臺、婁底新聞網、湖南衛視、湖南紅網、瀟湘晨報等多家媒體重點報道。
山坡上的創業典范 黃炎輝
2018年秋季婁底開放大學學員,他帶領的鴻隆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被評為扶貧先進單位,創立的竹海生態農莊,竹海家庭農場,丫頭山生態有限開發公司,分別獲得了四星級農莊,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市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市創新創業愛心單位。成立雙峰縣蔬菜協會,并擔任秘書長。
他創立的合作社吸納困戶27戶58人,為當地村民每戶每人每年增收3000元,為當地就業提供了130余個工作崗位,為貧困戶、殘疾人提供就業機會。他本人先后被評為雙峰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脫貧致富帶頭人,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婁底專項組一等獎獲得者。
2019年以自身創業故事本色出演拍攝微電影《山坡上的夢想》,獲湖南省微電影評審一等獎,并鼓舞了很多返鄉創業青年。
傳遞基層百姓心聲 楊娟娟
2014年春季婁底開放大學學員,是新化縣20年來唯一的人大代表。
2011年,在外打工的她毅然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湖南省新化縣曹家鎮展望村,競選村委會主任。26歲的她,面對村里泥濘的鄉路,組織當地群眾籌集資金,在農閑時間修路,帶領村民共同努力,全村二十多公里的公路、村民飲用水及抗旱水利工程建設也陸續完工。
2014年采用以旅游促發展,帶動農民就業的辦法,以特色旅游促進農村、農業的發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既解決了農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的問題,也帶動了家鄉的建設和發展。
2013年被評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她認真履職,在基層認真調研,給廣大的農民、農業以及貧困山區謀福利,向國家傳遞基層人民的心聲和有待解決的問題,向老百姓傳達國家的政策,盡職盡責履行人大代表職責。
作為新化縣20年來唯一的全國人大代表,楊娟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我們證明了不斷進取和努力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地址:婁底市婁星區長寧街198號
招生電話: 0738-8223187
辦公室電話:0738-8312699
郵編:4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