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規范開放教育常規教學,落實教學過程,保障教學秩序,推進開放教育創優提質,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育人效果,依據《國家開放大學開放教育教學過程管理規范(試行)》,結合湖南開放大學《關于進一步加強開放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的實施意見》與婁底開放大學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扎實做好新生入學教育
1.每學期新生學籍注冊數據下達一個星期內,統籌組織各教學點同步舉行入學教育,使學員全面了解開放教育理念,掌握開放教育學習方式和計算機技能,能進行自主學習。
2.入學教育分線上線下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由分校線上組織“開學第一課”,由分校主要領導主講;第二個環節由教學點進行集中線下入學教育,包括技能培訓、專業導學、入學水平測試等。
3.分校督促教學點在規定時間內組織學生通過國家開放大學學習網在線完成新生入學水平測,并對測試情況進行分析形成分析報告,作為教學點組織教學活動的參考依據。新生注冊數據下達半個月內每個教學點須向分校提交入學水平測試分析報告。
備查檔案材料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入學教育工作方案,入學動員報告(領導講話),學習平臺與計算機技能教育培訓、專業導學教育等培訓教案,入學測試分析報告、學生簽到表,相關照片、新聞報道等。
二、積極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教學
分校建立校領導推進思政育人工作機制。主要領導或思政骨干教師每學期要為學員主講“開學第一課”、“形勢與政策”課程或其他專題思政教育講座。同時要充分調動各專業課教師的積極性,深挖思政元素,有機融入教學全過程,形成“三全育人”的良好局面。
備查檔案材料至少包括但不限于:融入思政元素的課程教學設計、思政教學教研活動材料(計劃、教案、圖片、報道等)、反映課程思政教研成效的材料等。
三、量化督促在線教學與學習
1.各教學點建立“規范—跟蹤—記錄—反饋—改進”工作機制,明確獎懲措施,督促學員上網自主學習。
2.各教學點課程輔導教師每學期在國家開放大學學習網的上線天數不少于45天,平均每周不得少于3天;每學期在線行為次數不少于2250次,平均每周不得少于150次。
4.每名學生(不包括農民大學生)每學期在國家開放大學學習網的上線天數不少于45天,平均每周不得少于3天;每學期每門課程在線學習行為次數不少于600次,平均每周不得少于40次。
5.農民大學生每學期登錄農民大學生學習網平臺學習次數不少于75次,平均每周不得少于5次;每學期學習時長不少于30小時,平均每周不得少于2小時。
6.學生須參加課程討論區發帖,分?;蚋鹘虒W點課程輔導教師對學生帖回復率必須達到100%。
7.教學點班主任要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有常態化的跟蹤,并做好跟蹤記錄,做到每周一督促;分校每月對各教學點網上教學行為情況進行通報、督促。
8.分校將根據學習網后臺數據統計,每周公布一次教學行為數據,每學期對教學行為數據不達標的教師和學生進行清理,并進行全市開大辦學體系通報。
備查檔案材料至少包括但不限于:相關制度文件、學術與非學術支持服務記錄、網上教學日常監控與實時督導記錄、師生日常參與情況數據統計匯總表、教學行為每月通報文件、網上教學行為數據的分析與應用、網上學習總結分析報告、網上教學獎懲通報、教師網上教學工作量報酬發放表等。
四、統籌開展課程導學活動
1.各教學點綜合考慮課程性質、自主學習的難易程度、學生需求和往屆學生考試及格率四個因素,靈活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開展課程導學。
2.學生參與的導學活動(集中面授、網絡直播課、實踐教學、在線輔導與答疑等其他交互活動)總學時不得少于課程總學時數的三分之一。
3.分校根據國家開放大學和省校開出的直播課程與時間,結合當地學生需求,有針對性地面向各教學點開設適量的網絡直播課。
4.網絡直播課要充分發揮課程網絡教學團隊的作用,加強教學設計,強調課程思政,注重師生互動與課程導學。分校將組織對網絡直播教學進行日常監控和學生滿意度測評,并在相應范圍內通報。
5.教學點須結合國家開放大學、省校和分校的網上直播教學活動計劃,做好具體的安排與組織,并做好實時監控與督導,對國家開放大學網絡直播課,要做好參與情況的截圖保存工作。省校和分校組織的每場網絡直播課,教學點學生實時參與率須至少達到50%以上;教學點組織的線下教學活動學生參與率須至少達到50%以上。
6.各教學點須結合實際,對所開設課程特別是專業核心課程適量組織精講導學或考前輔導等線下教學活動,同時對線下集中面授課要定期開展聽課評課活動。
備查檔案材料至少包括但不限于:相關制度文件、線下集中面授教學安排表、網絡直播教學安排表、師生參與各類導學數據統計與考勤記錄、教學教案、聽課評課材料、師生問卷調查原始材料及總結分析報告、教學活動相關照片、新聞報道、教師教學工作量酬金發放表等。
五、有效落實形成性考核
1.各教學點建立定期檢查形成性考核完成情況和評閱質量的機制,有效落實形成性考核工作。
2.對于未在網上運行的省考課程,省校統一組織課程責任教師在國家開放大學學習網上部署形考任務、發布形考說明,學員統一在國家開放大學學習網完成并提交,客觀題由系統自動評閱,主觀題由教學點課程輔導教師評閱。對于未在網上運行,但已隨教材配置紙質形考冊的國開課程,和已在網上運行但需下載形考任務線下完成的國開課程,各教學點組織學生按要求完成紙質形考,課程輔導教師評閱成績。對于委托分校組考的國開或省開課程,由分校自行組織形考并評閱成績。
3.教學點每學期編制形成性考核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每門課程的輔導教師、學生完成時間和教師評閱時間、質量要求等。且在規定時間內組織課程輔導教師對形考作業按要求全批全改、評分并簽字,不得漏評、隨意給分。
4.第2點中所提三類課程學生的形考成績,以及網絡運行課程的“學生平時學習表現”評分,主要依據學生的紙質形考冊成績或線上形考成績、線下教學活動參與率、網絡直播課參與率、網上學習行為數據等項目綜合評定,由教學點根據每門課程開展的教學活動安排合理設計各項目占比,并進行成績合成。其中有紙質形考冊的課程形考成績中,紙質形考冊成績占比為50%。教學點須做好學生平時表現的原始跟蹤記錄以及成績合成登記備查,登記表須由分校教務科審核、分管校長簽字。
6.學習平臺管理員要對所有網絡形考課程的學生形考情況及教師評閱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和定期督促。
備查檔案材料至少包括但不限于:相關制度文件、形考工作實施方案、形考評閱教師安排表、學生形考成績統計匯總表及相關來源的原始記錄、形考評閱教師工作量酬金發放表等。
六、切實加強實踐教學活動
1.各教學點根據《湖南開放大學開放教育實踐教學管理規定》認真執行實踐教學規定和要求,評閱和成績管理嚴格,存檔規范。
2.各教學點必須配置滿足專業(課程)實踐教學需要的實踐基地、虛擬仿真實訓軟件或線下實踐環境,校外實踐基地須有合作協議。
3.省校統一組織專業責任教師將各專業的綜合實踐(社會實踐)課程部署在國家開放大學學習網,編制實踐教學目標與要求一覽表,明確實踐教學主題,規定實踐教學方式,編制實踐活動報告表模板。學生需通過學習網平臺提交實踐活動報告,教學點課程輔導教師負責評閱。
備查檔案材料至少包括但不限于:相關制度文件、實踐教學合作協議、實踐基地匯總表及基地簡介、實踐指導教師配備表及教師簡介、實踐活動材料(計劃、照片、新聞報道、學生實踐報告、專業實踐教學活動總結分析報告)、各專業的綜合實踐(社會實踐)課程成績匯總表等。
七、著力規范畢業論文(作業、設計)管理
1.分校根據省校通知制定畢業論文工作實施方案,教學點嚴格按要求做好學生的畢業論文(作業、設計)指導工作。
2.分校每年度視情況組織參加全省辦學體系組織的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答辯主持人培訓。
3.分校建立畢業論文(作業、設計)指導、評審、答辯教師檔案庫,指導、評審和答辯教師均應為本科及以上學歷、中級及以上職稱、且有教師資格證的教師,不得有低資高配現象,不得跨專業指導、評審或答辯。
4.一位指導教師同一學期指導的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不超過15篇,??飘厴I作業(設計)不超過20篇;一位初審教師同一學期初審的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不超過40篇,??飘厴I作業(設計)不超過60篇。教師個別指導每篇畢業論文(作業、設計)次數原則上不得少于3次,指導教師不得參與所指導學生畢業論文(作業、設計)的評審。
5.畢業論文(作業、設計)的初審、復審分別由分校和省校統一組織,初審教師要對學生畢業論文(作業、設計)質量以及教師指導情況進行評定;復審教師要對學生畢業論文(作業、設計)質量、教師指導及初審情況進行評定。
6.分校組織所屬教學點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成績在及格及以上的學生進行答辯。答辯小組由3人或以上單數人員及1名秘書組成,且至少有1人具有高級職稱;指導教師不得參與所指導學生的答辯;答辯主持人必須具有國家開放大學或省校頒發的答辯主持人資格證書;每位學生答辯問題不少于3個。
7.分校和教學點根據職責分工加強對畢業論文(作業、設計)工作的管理,進一步強化指導、評審和答辯教師的職責,對畢業論文(作業、設計)質量以及評審過程進行嚴格把關,確保質量。
備查檔案材料至少包括但不限于:相關制度文件、畢業論文(作業、設計)工作方案、指導(初審、答辯)教師匯總表及相關資格復印件、教師指導(初審、復審)工作安排表、專業集中指導教案、個別指導過程記錄、學生畢業論文(作業、設計)原始稿及修改稿、分校答辯工作材料(方案、答辯記錄、相關照片及答辯成績等)、教師工作量酬金發放表等。
婁底開放大學
2021年12月25日
地址:婁底市婁星區長寧街198號
招生電話: 0738-8223187
辦公室電話:0738-8312699
郵編:417000